协会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
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家庭服务业健康发展促进就业,规范家庭服务行为,适应家务劳动社会化的需求,维护家庭服务消费者、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和家庭服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内政办法[2011]83号)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家庭服务,是指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家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业态为主要服务内容,由家庭服务经营者提供的营利性服务活动。

  本办法所称家庭服务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是指经依法登记,具有工商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明文件,以家庭服务为经营范围的企业、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第三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家庭服务的经营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以基层街道、社区为依托,以满足社区成员生活需要和扩大就业为宗旨的社区服务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家庭服务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平等、诚信和安全、方便的原则。

  第五条 旗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家庭服务业,促进家庭服务和社区服务协调发展。

  第六条 旗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都要建立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部门协调机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牵头,发展改革委、民政、财政、商务、政府政研室、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单位)参加。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拟订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的相关规定、政策,做好职业培训、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劳务对接等相关工作,推进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家庭服务业向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负责家庭服务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委负责研究拟订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涉及的重大产业政策、规划项目,做好相关规划、政策的衔接平衡。

民政部门负责指导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网络的信息和管理优势,为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平台,推动基层民政工作机构与家庭服务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协助监督管理家庭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

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有关财税政策,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好支持保障措施。

商务部门按其行业管理职责,负责组建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制定家庭服务行业标准、行业指导价位,指导家庭服务企业根据服务特点制定从业人员职业守则。承担家庭服务业的监管责任,负责监管家庭服务经营者的服务质量,指导家庭服务业协会规范合同文本,处理服务矛盾纠纷。有条件的部门也可组建家政服务等单种业态的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单种业态的行业协会受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的指导。

政府政策研究室负责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政策研究,指导和参与相关部门制定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和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权益保护政策措施。

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联系群众桥梁纽带的优势,在人员培训、职业推荐、权益保护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第七条 家庭服务业协会是家庭服务经营者的行业组织,依法行使行业代表、自律、服务、协调职能。

  家庭服务经营者可以加入家庭服务业协会,行使会员权利,履行会员义务。

第二章 家庭服务经营者

  第八条 从事家庭服务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经工商行政部门或民政部门民间组织管理局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家庭服务,并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经营。

  经营者以职业中介形式从事家庭服务活动的,应当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第九条 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有关证照,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

  第十条 经营者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制度。

  第十一条 经营者应当建立并落实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安全生产、卫生知识等岗前培训制度。

  提倡经营者招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家庭服务。国家规定持证上岗的岗位,从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 经营者应当定期为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提倡经营者为从业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三条 经营者不得招用下列人员从事家庭服务工作:

  (一)未满16周岁的;

  (二)不能提供合法、有效身份证明的;

  (三)患有不宜从事家庭服务工作的传染病、精神病和其他疾病的。

  第十四条 经营者招用从业人员可采取劳动合同制和非全日制用工形式。

  经营者对从业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经营者采取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用工的,应当与从业人员订立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及责任。

  第十五条 鼓励、支持经营者招用失业人员从事家庭服务。

  经营者招用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条件的,可以享受有关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并达到规定条件的,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第十六条 经营者应当建立从业人员的工作档案,全面记录从业人员的工作经历和评价记录。

  经营者应当建立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跟踪追查制度,定期了解从业人员服务情况。

  经营者了解从业人员的服务情况时,应当征得消费者同意。

  第十七条 经营者在家庭服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明显低于成本的价格或抬高价格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二)未按家庭服务合同约定提供服务;

  (三)指派未经培训或不具备相应技能的从业人员提供服务;

  (四)发布虚假广告或隐瞒真实信息,误导消费者;

  (五)利用家庭服务之便,强行向消费者推销商品;

(六)抵押从业人员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原件及个人财物;

(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

  第十八条 从业人员应当如实向经营者提供本人身份证明、教育状况、身体健康证明等有关资料,并向经营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从业人员因提供虚假证明、隐瞒真实情况或恶意损害经营者合法权益,给经营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九条 从业人员依法要求经营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享有法律、法规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家庭服务合同的内容,要求提供劳动合同和家庭服务合同约定的待遇和条件。经营者和消费者变更家庭服务合同内容或者消费者要求提供约定之外的家庭服务的,应当征得从业人员同意。

  第二十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和经营者的各项管理制度,遵守职业道德,服从经营者的正当工作安排。

  第二十一条 从业人员在提供家庭服务时,应当举止文明,语言规范,尊重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按照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提供服务,不得对外泄露消费者隐私,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从业人员在提供家庭服务过程中与消费者发生纠纷的,应当及时向经营者反映,不得擅自离岗。

  第二十二条 消费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业人员可以拒绝提供服务:

  (一)不能按合同约定提供工作条件的;

  (二)强迫从业人员提供合同约定以外的家庭服务事项的;

  (三)对从业人员有虐待行为的;

  (四)严重损害从业人员人格尊严的;

  (五)要求从业人员从事可能对其人身造成损害行为的;

  (六)要求从业人员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

第四章 家庭服务消费者

  第二十三条 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提供家庭服务的,应当提供身份证件和真实住址,如实填写登记表,并与经营者签订家庭服务合同。

  消费者或其家庭成员患有传染病、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消费者登记时应当告知经营者,并如实登记。

  第二十四条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如实提供被指派从业人员的教育状况、职业技能、相关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个人资料。

  第二十五条 消费者应当尊重从业人员的人格和劳动,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和服务环境,不得要求从业人员超越合同约定的内容提供服务,不得让从业人员违规作业,不得虐待从业人员和危害从业人员人身安全。

  消费者对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异议的,应当及时向经营者反映。

  第二十六条 从业人员在提供家庭服务时发生意外事故的,消费者应当即时通知经营者和有关部门。

   第二十七条 消费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经营者支付服务费用,不得与从业人员恶意串通,损害经营者合法权益。

第五章 家庭服务合同

  第二十八条 家庭服务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家庭服务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名称、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二)服务的内容和项目;

  (三)服务地点、方式和期限;

  (四)劳动条件;

  (五)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六)服务费及支付形式;

  (七)违约责任;

  (八)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九条 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履行家庭服务合同约定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三十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消费者可以解除家庭服务合同:

  (一)采用欺诈手段订立合同,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的;

  (二)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经协商后在约定期限内仍不能履行义务的;

  (三)从业人员有偷窃或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 消费者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或者未如实提供身份证件、家庭住址的,经营者可以解除家庭服务合同。

  第三十二条 消费者、经营者在家庭服务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协商;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家庭服务业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请求调解;

  (四)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章 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三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家庭服务业劳动用工、参加社会保险促进就业等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其职权范围内及时查处未经登记从事家庭服务经营活动和家庭服务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第三十五条 商务部门应当加强家庭服务业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家庭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

第三十六条  家庭服务业协会应当加强对会员单位的自律管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建立行业诚信评估制度。

  第三十七条  家庭服务业协会应当指导、帮助会员改善经营管理,开展行业培训,提供咨询服务,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行业检查、评比和市场评估,并可向社会公布检查、评比、评估结果。

  第三十八条 家庭服务业协会对会员的下列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可以按照章程的规定采取通报、警告、同业制裁、除名等行业惩戒措施:

  (一)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规定的;

  (二)提供的家庭服务达不到行业服务标准的;

  (三)在家庭服务经营活动中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四)损害家庭服务消费者、从业人员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危害行业整体形象的。

  家庭服务业协会对会员在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应当建议并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内蒙古家庭服务网 版权所有 内蒙古家庭服务业协会主办   蒙ICP备20001474号-1

单位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西街与呼钢路交汇处

联系电话:0471-3984419